发表时间:2022-06-10
来源:南京文明网
初夏的午后,南京大学仙林校区,2020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郑有炓精神矍铄、和蔼可亲。“我把这次奖项的20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并成立了‘南京大学郑有炓科教基金’,用于培养半导体人才。”87岁的郑有炓院士说。
作为我国半导体异质结构材料与器件研究的开拓者和领军人,郑有炓院士在长达64年的科研生涯中,积极倡导并推动了我国第三代半导体的研究和产业发展,带领团队奋战在半导体科技攻关第一线,突破了高质量氮化物半导体异质结构生长技术,研制出我国首支GaN基微波功率器件;发展了非辐射共振能量转移新技术,研制出高显色指数单芯片白光LED;提出了极化增强异质结紫外探测器新结构,研制出国际先进的系列紫外探测器并实现产业化;发展了锗硅超晶格异质结构材料制备新方法,研制出我国首支锗硅晶体管;开拓了硅基微纳器件研究领域,有力支撑了摩尔定律下信息器件的持续发展。
“过去,我和我的团队把握国家半导体事业发展的好时机,在新型半导体异质结构材料与器件,特别是在氮化镓、碳化硅、氧化物半导体等宽禁带半导体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和硅微纳器件等研究领域为国家、为江苏做出了一些成绩。”郑有炓院士告诉记者,当前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将迈入发展新阶段,他相信我国第三代半导体固态照明、紫外探测、新型显示、射频微波和功率电子等主要科技领域,有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江苏将扮演重要角色。
“科学研究就是要爬过一山又一山,不断攀向新的高峰。”目前,郑有炓院士依然走在科学研究的最前沿。他和团队正聚焦Micro LED显示技术。他认为,“元宇宙”概念的运作,拉动了AR/VR进入信息技术发展的快车道,成为国际关注热点。AR/VR是人们进入“元宇宙”的硬件门槛,AR/VR头盔的近眼微显示器是微显示产业发展的主流方向,“Micro LED微显示”以其独特的高显示性能成为进一步发展AR/VR的近眼微显示器的优选技术。“我们将珍惜荣誉,把握新时代新机遇,为江苏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再接再厉、开拓进取。”他说。
郑有炓院士还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培养造就了一支充满创新活力的学术团队。谈及人才培养,他对青年科研人员充满期冀,“我们深有体会,任何事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都需要高素质人才,关键在青年人才培养,营造汇聚天下英才在江苏这片沃土发挥聪明才智的氛围。投资人才就是投资未来,成就人才就是成就事业。”(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云好人》网站看到的,谢谢!请记住永久网址:http://www.yunhaor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