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云好人!
loading
免费发布信息
·南京 [切换]

      2019年8月“江苏好人榜”事迹简介——王华

      2021-10-03 15:43:01发布,长期有效,202浏览
    • 收藏
    • 置顶  |
    • 举报  |
    • 区域:南京
      • Q Q:867735559QQ在线交谈
      • 联系人:王苏杰
      • 电话:188****2223 点击查看完整号码
        • 云好人提醒您:本站只为传递好人好事,记录好人好事,歌颂好人好事,传递正能量,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好人一生平安!本站旗下有《中国好人网》以及各县市《好人网》请记住我们!
    • 信息详情

    王华,男,1977年8月生,南京市浦口区桥林街道乌江社区修鞋匠。王华有一个不幸的童年,他一岁时患上了小儿麻痹症,落下了终身残疾,19岁那年,他跟一个残疾人师傅学会了修鞋,王华凭着熟练的技术和真诚的服务,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周边的居民和顾客总是亲切地喊他“阿华”。阿华补鞋这么多年,价格也没怎么上涨,心地善良的他还常常为老人和残疾人义务修鞋,不收取一分钱。他说:“我自己也是残疾人,得到了许多好心人的帮助,所以我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别人。”来补鞋的顾客时不时会把东西落在这里,他担心顾客回来取时找不到,有时等到了晚上八九点才收摊回家。他说:“修鞋靠的不仅是技术,还要讲诚信。”

    “自食其力,我觉得我也没啥特殊的”

    在南京市浦口区桥林街道乌江社区门口,不到6平米的修鞋铺,一台老式补鞋机,三五张椅子,几个工具箱,王华的补鞋摊不大却十分整洁。炎炎夏日,还有一台空调正在作业中,看起来硬件设施还算不错。“非常感谢社区提供这样一个场所,不然这个天气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王华说。

    2004年,王华通过网络认识了现在的妻子程美荣,“那时候我买了一台二手台式电脑,经常在微博和QQ上写一写文章,然后彼此便认识了。”王华介绍,妻子在13岁时遭遇车祸,导致腰椎受伤无法正常行走,但她却很欣赏王华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小小才气”。就这样“网恋”5年后,程美荣毅然从广西桂林远嫁到浦口与王华结婚,如今他们的女儿已经11岁了。“你看,我有一份谋生的手艺,也有自己的美满家庭,我觉得这样的状态已经非常好了,自食其力,我觉得我也没啥特殊的啊。”

    补鞋一年收入最高不超过6000元,但他仍然很满足。“因为我是靠自己的双手劳动所得。”王华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如今修鞋的人越来越少了,来找王华修鞋的也多以“回头客”为主,但这么多年补鞋摊的价格却未曾改变,王华甚至经常为老人和残疾人义务修鞋。“我这一路走来也是得到了许多好心人的帮助,所以我也只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别人。”王华说。

    “经常有顾客把钱包、证件之类的东西丢在这里,我都会等他们过来取,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王华表示,久而久之,这一方不到6平的修鞋摊还成了当地人的物品“寄存处”,因为王华讲诚信,靠得住,人们都放心把东西丢给他“保管”。

    “只要双手能动,日子肯定越来越好”

    在王华家里,墙面上满满当当都是被装裱起来的书法和绘画作品,这全都是用毛线一点点绣成的。毛线画是何物?为何一对残疾人夫妇还要进行艺术创作呢?

    王华回忆道,家庭的组建随之而来的是生活成本的增加,但仅靠补鞋赚取的微薄收入逐渐不足以支撑这个家庭的运转。“我觉得对不住妻子,拖累了整个家,躺在床上,对未来一片迷茫。”2012年,就在王华自暴自弃时,他看到了邻居家十字绣作品。“我为什么不用手学制作工艺品呢。”由于妻子在老家学过刺绣,他就想何不把自己的书画绣成工艺品呢?丝绸买不起,那就用旧毛线。就这样,王华打样,妻子用毛线刺绣,夫妻俩便走上了他们的“毛线画之旅”。

    “我们刚开始自己琢磨摸索出来的作品效果不佳,最后都全部销毁了。没办法,再从头开始尝试。”王华表示,白天,他出摊去修鞋,晚上回来就蹲在桌前或趴在地上创作书法和绘画。大冬天的,一趴就是几个小时。他省吃俭用,在笔墨纸砚上却一点不含糊,每年都要花六七千元。

    尽管表现得乐观、淡然,但对于身体如此不便的两人来说,想要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和生活,需要付出多少艰辛的努力可想而知。据了解,每一幅毛线画作品的创作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首先,书画创作至少需要2个小时,刺绣的时间更长。陈美荣每天刺绣至少10个小时,完成一幅2平方尺的作品,大约需要两个星期。“现在我爱人已经可以用名人字画或者我写的书画作品为模板,再利用刺绣和毛线编织等技艺制作出特殊又精美的书画手工艺品。”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2年,王华的事迹经过媒体报道后,江宁区民俗博物馆的副馆长石遥主动与王华取得联系,询问相关情况,并表示希望帮助王华,而且民博馆里面也需要一些民间艺术作品展示。同年3月8日,夫妇俩在江宁杨柳民俗博物馆第一次举办了刺绣书画手工艺品的展览,还通过民俗博物馆拍卖了他们的作品,获得近2万元收入,这是他们通过这些作品获得的第一笔收入,也是唯一一笔。

    “虽然这些毛线画的成本加上人工可能都不止2万元,但我们非常开心,我希望能通过‘手工艺品’摆脱贫困的阴影,虽然双脚不能走了,但只要双手还能动,日子肯定能越来越好。”王华充满信心地说。

    “人生在世要有梦想和追求”

    因为这份坚持,王华渐渐有了名声。王华所在区和街道都曾支持他办过书画展。2014年前后,因为青奥会,王华成了大忙人。他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还到青奥村参加艺术展,其毛线画作品受到许多外国运动员的欢迎,上百幅作品被各国友人收藏,各路媒体也纷至沓来,他的绒线书画代表南京名片入驻青奥村。“当时有一位领导说的话我到现在都记得,他说:‘王华,我从艺术学院拿出来的任何一幅书画作品都能超过你的水平,但你能入选,是因为你的行为体现了自强不息的精神,这也是青奥精神的所在。’这是一种莫大的肯定,我到现在都记得很清楚。”王华笑着说。

    2015年4月,区和街道两级残联为其协调一间房子,设立了玉波斋绒线书画艺术馆。“‘玉波斋’这个名字是我自己取的。”王华有些腼腆的说着,玉是一个美好、高尚的字眼,是希望自己可以出淤泥而不染,保持初心,波则是想表现虽然自己的一生一波三折,走得很坎坷,但是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实,都靠着自己的双手努力、认真地生活。

    “作为残疾人,可能更多会考虑生存问题,对书法绘画的专注和热爱,会给你招来异样眼光吗?”面对质疑,王华却是“秒回”:“人生在世还是要有一些梦想和追求的,这样活着才有价值和意义,书法绘画对于我来说既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也是一种追求,希望自己在靠双手生存的前提下还能好好地活着!”

    风光过后,剩下的路还要靠自己走。在这之后,虽然他和妻子又陆续创作了一批毛线画和书法,但是一件也没有卖出去。再加上修鞋生意大不如前,生计越来越艰难。看着这些心血之作,王华说他有一个想法,与其放在家里束之高阁,不如把它们捐献给社会。这些年,有太多人帮助过他,他觉得无以回报,尤其是南京农业大学的张利民夫妇常年资助他女儿读书,让他非常感动。

    无论是为他人义务修鞋也好,还是为部队和公益组织捐赠作品也罢,王华都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自我价值,正如他第一幅绣品“梅花香自苦寒来”,平凡的人生因为他不断奋进、不断追求、立足本分、诚信待人的态度而有了质的飞越。

    来源:江苏文明网      责任编辑:秦春凤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云好人》网站看到的,谢谢!请记住永久网址:http://www.yunhaoren.com

    首发网址:http://nj.yunhaoren.com/haorenbangc/3479.html
    查看全部南京2019年好人榜信息
    发布一条南京2019年好人榜信息
    • 相关图片

    2019年8月“江苏好人榜”事迹简介——王华

    • 您可能感兴趣
    • 南京新发布
    1886136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