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一件小事,我连家人都没说。”
11月22日上午,记者在南京市驾驶人安全教育学校见到杨凯时,这位55岁的民警连连摆手,觉得记者有些“小题大作”。
杨凯,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车辆管理所监管科一级警长。从2017年8月至今,每个月第一个工作日,他都会雷打不动地给一个银行账号转账800元钱,收款人从没见过,但他从没忘记过汇款,因为这早已成为他的习惯。
11月15日,@南京交警微博收到一位江西网友的来信,该网友在信中说:“南京是座很温暖的城市,南京交警里面有位很温暖的警察叔叔,他叫杨凯。是他让我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
这时,杨凯5年来默默资助江西孤儿姐妹的事情才第一次被大家知晓。
部分汇款记录。
一封网友来信讲述了“南京叔叔”的善举
11月15日,@南京交警微博收到一位江西网友的长信,在信中,这位叫计晨义的网友讲述了自己和妹妹的不幸童年。姐妹俩出生于江西景德镇的一个小县城,2007年时,父亲因交通事故半身不遂,2008年母亲又因病离开人世,父亲的病耗尽了家里的积蓄,可还是于2016年撒手人寰,留下一对还在上学的姐妹。2017年8月,姐妹俩经人介绍,得知南京一位叫杨凯的交警愿意资助她们上学。
从此,这位素未谋面的交警叔叔成为姐妹俩的“贵人”,“他每个月给我们打生活费,让我们可以吃肉吃鱼,让我们穿得暖,让我们在其他同学面前没有那么自卑。”
2020年,姐姐参加了工作,得知赚钱的不易,多次提出不要资助了,都被杨凯拒绝。每一笔资助,姐妹俩都记在心里,从杨凯的朋友圈里,姐姐还知道这位好心的叔叔并不是“有钱人”,这让她们更加感动,“63个月、50400块,从没少过,可是他自己却舍不得花钱,一台旧空调用了十几年才换。”
“杨叔叔,我和妹妹更加愿意称他为南京叔叔,因为这是南京这座温暖城市里一个温暖的叔叔对我们姐妹的关怀,是他让我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在信中,姐姐感激地写道。
杨凯工作照。
身患多种疾病,从未放弃过捐助
对于姐妹俩的感谢信,杨凯直呼“没想到”,“这本是一件小事,我连家人都没说。”他对记者道。
每月800元钱也许算不上是“大事”,但能将这件“小事”默默坚持5年多,并且还将一直持续下去,却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2017年8月,杨凯听大学同学提到,景德镇浮梁县有一对姐妹父母相继离世,姐姐小义在上大学、妹妹小霏在读小学五年级,寄养在叔叔家中,生活困难。“我来资助她们吧。”他说。
这一资助就是5年多。其实,杨凯并不富裕。1999年,他被诊断出白血病,骨髓移植费用太高,他承担不起。医生推荐了一种靶向药,需要长期吃,每年光药费就要20万,杨凯想了想还是拒绝了。后经人介绍,他使用了一种注射针剂,一针280元,每天一针。
近年来,杨凯先后因结石、心脏房颤、甲状腺癌三次入院手术,不管是手术费用还是术后恢复都需要大量资金,但他从未放弃过捐助,甚至连汇款都没有“迟到”过。
杨凯说,当初他被查出患有白血病时,同事纷纷给他捐款,让他感受到了温暖,他所做的只是想将这份温暖传递下去。
500公里外的关爱温暖孤儿姐妹的心
如今,易发烧、浑身酸痛的后遗症常年伴随着杨凯。虽有病痛折磨,但他很少请假,每逢重大安保活动,他都抢着顶在第一线。今年9月,杨凯还牵头办理了高违客货驾驶人教育培训班,从方案策划到课程安排、从人员组织到教育管理,他都亲力亲为,使培训班达到预期效果。
工作之余,杨凯始终牵挂着500公里外的两个孤女,天气冷了,他会想着给她们买羽绒服寄过去;平日里更少不了嘘寒问暖,为她们的工作和学习加油鼓劲。
“自从资助了,这两个孩子就成了我的责任,也许说‘牵挂’更适合些。”杨凯笑着说。
姐妹俩遇到困难,也会主动向“南京叔叔”倾诉。去年,已经工作的姐姐小义考医师资格证没考上,情绪低落,杨凯发微信安慰:“你才第一次考,不用灰心,机会多着呢,继续加油!”今年9月24日,小义顺利通过考试,第一时间将医师资格证书拍照发给杨凯,电话那头的杨凯欣慰地笑了。
去年,上高一的妹妹小霏文理分班选错了,进入新班级后,极不适应,考试成绩也一落千丈,难过得在电话里直哭。杨凯知道后心疼不已,“孩子没父母,一切都靠自己,没人给她们提建议,难免出现失误。”他找到自己在景德镇工作的大学同学,请他帮忙找到小霏的老师了解情况,协调转班事宜。暑假过后,小霏顺利转到了自己擅长学科的班级。
“南京叔叔”的关爱一直温暖着两名孤女的心,让她们感到了正能量,“我们也会通过努力改变命运,把这份正能量传承下去!”姐姐小义说。(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