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龙,男,64岁,雨花开发区的护鱼员、雨花经济开发区近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王金龙自幼在长江边生活,长大后一直以捕鱼为生,亲眼目睹了长江渔业资源从丰富到枯竭。早在2012年,他主动弃渔上岸。在雨花台区成立护渔协管志愿队伍时,他积极到开发区管委会报名,自愿做一名护渔员,从一名“捕鱼人”变为一名“护鱼人”。王金龙作为近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志愿者,在近年来组织的长江大桥保护志愿行动中,多次参与志愿活动,严格贯彻执行“禁捕”规则,守护长江大桥。同时,根据实时情况,积极参与防汛抗洪志愿活动,以身作则,履职尽责,为生态保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年过花甲他皮肤黝黑,双手布满老茧,这是他在江边生活留下的印记。深秋时节的清晨,天刚蒙蒙亮,王金龙开始了一天的巡查工作,他主要负责的是石林大公园到板桥汽渡这一段,每天他拿着电筒在沿岸的草丛中巡查,一旦发现有私自来钓鱼的周边居民,他就会立即上前制止,并苦口婆心的告诫居民。自2020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各地的重点水域已进入为期十年的禁捕时期。有的居民很配合,听过宣传后纷纷表示下次不会再来钓鱼了;但是有的人觉得自己只是钓几条小鱼没什么,经常和他打游击战,专门挑无人的时间偷偷前来钓鱼,王金龙只能不断加强巡查力度。为劝阻这些偷钓者,他巡遍大胜关水域每个角落,为区农业农村局和有关执法部门提供高质量的巡查图片和视频12个,提供有价值的非法捕捞案线索2个,兢兢业业地守护好。
2020年的夏季,南京的长江水位创历史之最,打破了1954年洪水水位记录,王金龙凭借自己从小在江边长大的天然优势,自发到社区报名参加防汛志愿者队伍,成为社区防汛工作的一名志愿者。防汛期间,他在做好自己护渔员工作的同时,还每天不间断的在江堤背水坡巡视,及时发现数处散浸隐患。尽管天气时晴时雨,恶劣非常,但64岁的他毫不懈怠,依然坚守江堤,甚至晚上社区工作人员换班后他就睡在泵站里,任汗水浸透衣背,任身体因蚊虫叮咬导致全身痛痒,他依然坚守在岗位上,整整两个月,王金龙没有一天休息。洪水退去后,他发自内心欣慰地说:“1954年南京发洪水的时候,那时候我还小,没有什么印象,我父亲参加过那年的抢险抗洪。现在我也要守卫好我们的母亲河,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
“12岁时全家从江心洲迁来雨花,我已在这里生活了53年。近来每天在江边巡逻,看着这画一般的江畔美景,我感慨自己生活在了一个幸福的好时代。”王金龙站在长江边一脸笑意。长江雨花段9.6公里的滨江岸线,如今已是一派诗情画意的江畔美景。王金龙所在的雨花经济开发区,先后投资1.8亿元,建设了占地千亩的三桥湿地公园一、二期,先后栽植了大小乔灌木20多个品种、10万多株。
“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投入不是无谓投入、无效投入,而是关系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入。”习近平总书记来江苏考察的新闻,他一字不落地反复看,记得特别清楚。身为江畔人他特别关注长江大保护工作的进展,他笑呵呵地说:“别看我只是个江畔泵站的值班员,我也是响应总书记号召的积极分子、是一名光荣的护鱼员!”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云好人》网站看到的,谢谢!请记住永久网址:http://www.yunhaoren.com